MELBOURNE
it's
Summer
& Chili

AREQUIPA, PERU
最愛的秘魯城市。(對!不是庫斯科
一開始看著一排排彩色房子,不了解這個以 『白色山城』 聞名的城市,到底藏著什麼秘密,遊走在古城四天之後,我在 Chachani 找到答案。
這是一個尚未過度開發的城市,雖然還是有很多觀光客,但被火山包圍的它,神秘感依舊,對於上一個都市是利馬的我來說,踏進這種想像中的秘魯,一秒戀愛!這裡背包客最愛的行程是3小時車程外的 Colca Canyon 苦行僧的健行,看著照片與旅行社的女子能言善道我真的有點猶豫,是不是應該挑戰自己。但由於之後在庫斯科的行程太滿,最後,在這裡,我選了一個放空路線,在城市裡吃吃喝喝,逛美術館,看木乃伊,體會一下這個讓秘魯人最驕傲的城市,三天在市區裡閒晃的悠閒和諧,居然也帶給我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。


Mirador de Yanahuara
在這裡看夕陽。
幾千年來,從充滿神話的印加文明到現在科學團隊對活火山研究的進駐,都是她,這個從古至今帶給 Arequipa 滿滿養分的Misti。不需要親臨現場,站在遠方看著她,就可以感受到她的魔力。休憩中伴著夕陽的她,染紅的山頭,猶如剛剛爆發過那樣的鮮豔奪目,一片寧靜裡,除了居民的虔誠與景仰,也有屬於 Arequipa 靜置之美。
Mundo Alpaca
在這裡看羊駝。
除了可以看羊駝之外,裡面也有介紹羊駝製品的製程,現代化與古代印加人的工藝都有詳細說明,還有總是讓人分不清的羊駝種類,屬性必較像是羊駝博物館。圈養的羊駝可供拍照,可惜無法接近他們,但入園是免費的加上後來幾乎每天看到野生羊駝,這裡就當作接近羊駝與瞭解他們的第一步吧!
城市裡,站在街邊穿著傳統服飾牽著羊駝的高山婦女,看到觀光客都會問:photo? 簡單一點的只有自己,也有背著小羊的,或是背著孩子問你:photo? 價格從 3sol 到5sol 都有。我來回經過了一個婦女,發現早上的價格是 2 sol 到了中午就變成了 5 sol。身為一輩子可能只來一次的觀光客,這種照片一定要拍,但不要急著拍,除了可以講價之外,也希望大家不要找有帶孩子的人拍照,嬰兒就算了,有些是學齡的孩子,可能因此錯過學習的機會。
Plaza de Armas de Arequipa
在這裡生活。
走過秘魯的5個城市,除了綠洲 Huancachina 之外,每一個城市的生活重心都是教堂廣場,在這裡除了虔誠的教徒,和樂的家庭與約會中的情侶,當然免不了的是一堆觀光客商店。 Arequipa 的老城區,就是以教堂為中心的市鎮,這裡的教堂很不一樣,比起浮誇的雕刻,利用火山岩的白淨,讓簡單的外型更讓人著迷,城區很迷你但生活機能很好,所有的飯店旅社都在附近之外,知名的咖啡廳或是巧克力店還有全球前50主廚開設的餐廳都可以找得到,城區很小,每天下午從教堂傳出來的鐘聲,迴盪在每一條巷弄裡,原本步伐積極的群眾,在這個時候放慢腳步,漫無目的踩著夕陽前進。
比起首都利馬,這裡的人讓我感覺更友善,環境也更安全,沒有漫天喊價的計程車,也沒有跟行人爭道的司機,店家攬客的方式也都溫和許多,永遠不會忘記,半夜迷路的那個晚上,一群小孩帶著狗陪我們走20分鐘回飯店,語言不通的拒絕了報酬,害羞地跑走,永遠不會忘記的夜晚,2度的Arequipa,那一群溫暖的背影。


Museo Santuarios Andinos
在這裡學文化。
大家都是為了木乃伊而來,那個在火山頂被冰封的女孩 Janita。博物館很小,主軸就是她,踏進去前看了評價其實很兩極,博物館要求每一個人一定要導覽,最後還要給導遊小費,一開始其實就因此很掙扎,小費不多但就是不
喜歡被硬性要求給小費的感覺,但最後還是屈服於自己長期對印加文明的著迷。
博物館不大跟年紀輕輕就獻祭的Janita 一樣,能說的故事看起來不多,但每一個細節到最後都讓人瞠目結舌,前導影片點出,1995年因為溫室效應她從冰山頂滾落,雖然說遺體是在意外中被發現,但她的死亡過程卻是一部時代劇作。印加帝國北起哥倫比亞南至阿根廷,他們從帝國中選出最健康最漂亮的小孩獻祭,這是他們在無助面對火山噴發時唯一的辦法,在準備祭祀時的金飾銀飾與服裝則是他們在工業技術上的傑出表現,被神選出的孩子,沒有畏懼沒有遺憾與家人道別,有些會帶著家人提供的信物,這些不是離別的禮物,是希望藉由他們的死亡,也將自己帶領到神的身邊,他們跟著祭師步行至冷冽的山頂,在那邊迎接死亡,比起今世,他們更相信死後的世界,那個未知卻樂觀的國度。
館內不能拍照,是出於對古蹟的保護與她的尊重,冰封的狀態下,所有的遺物都保存完整,從她的遺體到服裝
,玩具,祭祀器具等,許多對於印加文明的不解,經由 Janita 獲得了解釋。她的一生沒有很長,但留下來的故事卻可以在幾個世紀之後依舊讓人著迷。這裡不是我去過最美或是最有趣的博物館,但這裡面的故事卻是最有震撼力的,導覽員用故事牽引著每一個人,只需要一小時的時間,不只看到舉世聞名的 Janita 也離印加文化更進一步。
Tambo el Matadero
在這裡遇見傳說。
用火山岩建的城市跟長年山頂積雪的 The misti 一樣,是白色的。熱情有創意的居民,喜歡把房子漆成各式各樣不同的顏色,走在街上不無聊也充滿熱情,到處都是拍照背景。但那個傳說中的白色山城漸漸的被彩色取代,依然美麗但心中有點遺憾,一直到我們遇見了 Tambo el Matadero 這個小街區,才確認了這個傳說。街區不大,每塊磚瓦的白色,在正中午是無法用肉眼直視,陽光的反射讓家家戶戶看起來都在發亮,下午時搭配夕陽,帶點橘的暖活讓接下來的深夜較不寒冷,最喜歡的是那天清晨要離開 Arequipa,天還沒亮,灰藍的色調撒在潔白的街區,這時候的Arequipa像是一顆切割簡單的鑽石,低調中看見閃亮光澤,她名氣沒有 cusco 大,也不是大家都認識的首都利馬,但懂的她美的人,絕對會愛不釋手,捨不得離開她。


從達拉斯出發去秘魯的前一晚,用最大的力量把自己吃超撐,覺得自己要面對山產野味或是環境不佳非常刻苦的旅行,沒有想到除了高山症的幾天食不下嚥之外,其他時間都發揮了我應有的水準,尤其是在 Arequipa,道地秘魯菜,新穎秘魯菜,咖啡廳,巧克力店,吃好吃滿一餐都沒跳過。Arequipa 真的太好吃了!
Zig Zag
評價很高,期待很高的餐廳,是來Arequipa的第一餐,餐廳裡面滿滿的歐美老夫妻,這裡吃的是優雅的秘魯菜。比較適合拿來約會使用,推薦大家點羊駝肉 羊肉 牛肉拼盤,算是這裡最有趣的菜之一,剩下的都有點普通,價格不算便宜的狀況之下,如果只有一個大餐的預算,大家,不要猶豫選擇 Chicha por Gaston Acurio,令人感動。
Chicha por Gaston Acurio
絕對是 Arequipa 老城區最知名的餐廳之一,星級主廚不只拿下米其林2星也被評選為 World’s best 50 chef,在利馬擁有多家餐應的他,因為妻子的家鄉在 Arequipa , 就在這邊開了一家餐廳,這裡雖然沒有星,但食物與服務都非常好,最厲害的是,他不是只提供秘魯菜,而是主打Arequipa當地的餐點,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點
,服務生的推薦果然很值得信賴,季節限定的角蝦是Arequipa最有名的菜色,還有辣椒鑲肉與烤牛肉都讓我們驚豔,調酒的部分也是用當地水果與植物不馬乎地完成,晚餐預算有點高,但一輩子可能只吃一次超越秘魯菜的 Arequipa 傳統特色料理,真心推薦。
Picanteria La Mundial
因為看到大家來這裡都吃老鼠,誤打誤撞發現的超當地餐廳。中午踏進店裡滿滿都是當地上班族,在一陣挖到寶的驚呼後,看著西班牙文菜單,真的又是一陣沈默,服務生快速的指了幾行字,比了大拇指,我們就這樣點菜了。上桌的就是那隻炸老鼠跟幾個小菜還有一大碗角蝦湯,果然沒點錯,這就是我想要的(? 炸老鼠的口感留給大家自己體驗,角蝦湯滿滿一大碗,還有飯跟馬鈴薯跟起司還有無限多的青菜,在這裡的 Arequipa 特色料理,很家常也很親民,沒有漂亮的裝潢,沒有英文,只有盯著我們看的當地人與他們的大嗓門跟爽朗笑聲,這是離開 Arequipa 前最後一個正餐,是比起 Chicha por Gaston Acurio 更想推薦給想完全融入秘魯的旅人們。


La Despensa
這是一家結合烘培的咖啡店,外表非常可愛,裡面的品項非常多。但有點可惜的是,似乎每樣都不太專精,咖啡沒有好喝,甜點也不驚艷,但是擁有網美店外表的它,依然非常受到觀光客的青睞。喜歡拍照的人這裡是一個還不錯的餐廳選擇,但如果非常熱愛美食的話建議跳過。
Chaqchao Chocolates
來到南美洲除了咖啡,還有巧克力。在眾多的選項裡,擁有露台可以搭配火山風景的 Chaqchao Chocolates 成為最喜歡的店家,除了濃郁的巧克力飲之外,每一種巧克力點心都值得推薦。二樓的景觀座位
Coffee roaster - Kaffeehaus
這是當地人推薦給我們的咖啡館 外表看起來有點普通 往裡面走才發現原來後面還有一個可愛的花園 比起許多觀光客感十足的咖啡店 這裡每一杯咖啡都堅持手沖 雖然等待的過程很漫長 但在沒事可做的午後 拿著筆記等咖啡 曬點花園裡的太陽 享受屬於南美洲帶點慵懶的浪漫
La Petite Francaise
來到秘魯吃法式薄餅聽起來真的非常詭異,這裡的薄餅跟我想像中的一樣,吃起來非常甜膩,就算我已經選擇頗酸的草莓搭配巧克力,糖度還是非常高。比較適合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甜食的人。
